她的故事和她的生活——写给张程姑娘
亲爱的张程:
你好喔。于三个月之后,再次收到你的来信,还与我分享了一篇新写的小说——这样想来,一年大略会收到五六封你的信,还有新小说可以读,的确是很棒的感觉呢。说起来,很有意思的是,昨夜你来信不久,我就念读了,看着依旧简短的信,心里想着,难道这个姑娘毕业之后就没有很多话想与我说了么?毕竟不是每日在课堂里相逢了啊。不过转念一想,或许这就是你罢,有了很多细微末节的感觉,可它们似乎不愿别人知道,所以就以秘密的形式躲在了你的心底——这样的姑娘,或许还有一些的罢,不过唯有你,在我脑海如此鲜明。嗯,原本做好了一套“自圆其说”,想由你来信中的“电影”、“无奈”和“结婚”这三个关键信息,把想说的写给你(估计会写一大段关于“结婚”的想法罢),直到今天凌晨再次打开电子邮箱时,却发现来信之外,你还附上了一篇新小说《她》,不由地怪自己昨夜怎么就没有发现呢,这篇长长的小说不也是你来信心情的一部分么?于是,在提笔与你写这封信之前,我好好读了这个故事。凌晨未褪的夜色,在雨中,在这些字字句句中,也慢慢冲淡了。
嗯,真是愈来愈欢喜你的小说了。虽然这种欢喜是淡淡的,却绵长不逝。你的文字从来不显乖巧,也不作沉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说不出某个可以准确形容的语词,总之很像我少年时看过的那些日剧(现在看得很少了,不过这样一种感觉依旧熟稔),你也看过不少罢?或许没有甚么鲜明的特色可言,不过这种“介于”本身,也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诠释,同样是你心情的一种真实映射了罢。所以,每次读你的小说,就像在读你写作的彼时或是我所想的此刻的那个你,这样的感觉,就会让我觉得那每一个故事里的女主角都是你,而故事啊,就是我不见你的这段日子,你的所思所想与生活的缩影了罢。
我想,故事里千秋这样的女子,于现实中是多却稀少的。所谓的“多”,是在这样的城市里,这样的生活中,如此简单平凡的女子应该不在少数,或者说,从他人的视角看来,这样的简单平凡之人较之于强大、柔弱、活泼、肃静,总之是按照鲜明的方式生活并展现自我的女子而言,可能更容易相逢得见。而所谓的“稀少”,则是说能像千秋这样内心有着丰沛情愫却不张扬,能够自问自省,却仍是以随缘的方式面对人生,一切按照生活的常态,走着自己的人生路的女子,则是少的,不简单的,相逢可贵。虽然生活大略没有与这些女子偿愿,不过内心的真实指引着她们守望那一点来或不来的温暖与怅惘。
除了女主角很值得品味之外,就这篇《她》的笔法来看,可以说你的写作愈加成熟了。你将第三人称“她”,“她”的内心独白,以及情节之外而衔接整个故事的“旁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三者之间没有生硬的转接,因此实现了“回忆”、“现实”、“想象”三者交叠的流畅,读上去的感觉很舒服。虽是第三人称,却给人以“自我”的视角,抛却姓名性别年龄之种种,将自己的神思全副留在了千秋这个女子的身上了(谓之重合也未尝不可罢),所以更容易产生感触共鸣。至于我自己,还不能迈出写“第三人称”这一步,其实全知全能的写法更容易铺展开,写进更多的情节,又留给读者更广的想象空间,不过我似乎还无法摆脱写“我”时的自如惬意,为此也委实苦恼——只盼望于今后读了张程姑娘写下的更多的小说之后,以阅读的“量的积累”换来自己写作的“质的飞跃”罢,哈哈。此外,《她》中衔接整个故事的“旁白”或许是最吸引我的部分,比如开篇“匆忙的城市,匆忙的街道,匆忙的人群。是冰冷的世界,却同样也是相遇的好场所。女主角千秋的故事也就在这样的一个城市里发生了,但却也不只是她的故事,应该是每个人都会拥有的故事吧。”又如“故事讲到这里,应该出现一个男主角了吧。”还有最末一段“对不起,其实千秋的故事还没有发生,一切都是臆想的。所有的事件不过是备忘录里的零零总总。只不过是印证了那句话,有的时候分不清cos是生活,还是生活是cos。不过我想,每个人都对人生都有不一样是设想吧,在哪些时间地点遇到哪些人,不重要也很重要。不过最最重要的是,我喜欢你。对吧。”这些娓娓道来的话语,引导读者自然地完成了“进入”和“走出”这个故事世界——引导“走出”并不妨害这个故事留在读者心中,更是让其于现实中回味、寻找故事里的她,以及现实中自己的故事了。
读完这篇《她》,再回味你寄来的那封简短的信,便能理解隐藏其中的万语千言了。那个“她”就是你,是我所认识的性情之中的姑娘。那些你看过的电影里呈现的每一种人生,欢喜或不欢喜,激动或平淡,都在你心中留下了一点印记——不可否认,即便那些平淡寡味的,也会作用于你,让你有了自我的心绪(即便你未必自觉)。至于现实,也许不似电影里那样呈现戏剧化的一波三折或者圆满,不过你也就像《她》或者某部电影里的女主角一样,自知自觉地经历着一切,有细微而纷杂的内心之思,却又清清淡淡地回应着现实人生的召唤。这样的你,至少在我心中常在,一点也不模糊,挺好的。
最后来说说“结婚”罢(虽然一开始以为会说许多的,嘿嘿)。其实我一直相信善良的人会获得适宜的婚姻与爱情。只要自觉有缘,就恋爱罢(不需说“认真”二字,因为恋爱本就发自内心,如果还能分明认不认真的话,估计就不太对劲啦)。到了一定阶段(这个因人而异),彼此觉得合适,就可以走进婚姻的殿堂。其实从相逢到结婚的整个过程,主要是理解彼此,且从对方视角了解那个自我的过程,个性与想法之类的定需要磨合,故而未必处处快乐,时时顺意;不过,一旦接受包容了彼此,这样的爱就成了婚姻的爱了,可以一起生活,未来会很幸福的呀。至于你所想的日常生活中“互怼”、“唠嗑”,自然也是热闹开心的罢。于憧憬之外,你说“不过之前,就过好自己的生活最好啦。”是的,这也是我与你,与那个“她”的心愿了哦。
嗯,相信现在发生的一切就是上天最好的安排罢。
比如,我收到了她写来的信,读到了她的新小说。
比如,她读完了我这封回信,微笑而又开始了她的故事和她的生活。
祝平安喜乐 福慧双增
开开
2017年2月8日上午于怡文轩
附:张程姑娘的来信和小说《她》
最近看了好多电影,也不知道为什么。有喜欢的也有不喜欢的。又觉得很激动的也有觉得太平淡。写之前在心里想了好多,但是吧,真的写出来也不知道写什么。懵逼。所以可能又是一封简短的信。
其实满无奈的,不知道眼前到底是什么,虽然也警醒自己要努力什么的,不过啊,也不太容易就是了。
也是看了一部电影之后,想着一定要嫁给爱情啊,虽然不太容易,之前也想着不结婚也算了,但是最近吃了太多狗粮之后,(视频啊综艺什么的)觉得结婚也蛮棒的,可以互怼唠唠嗑之类啊。不过之前,就过好自己的生活最好啦。
最后,希望开开一家三口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哒。
她
匆忙的城市,匆忙的街道,匆忙的人群。是冰冷的世界,却同样也是相遇的好场所。
女主角千秋的故事也就在这样的一个城市里发生了,但却也不只是她的故事,应该是每个人都会拥有的故事吧。在相同年纪里,不同的往事,相同的心情。
很简单吧,遇到这样的人。她在地铁里看到很像自己年少的时候喜欢的一个人。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缘由盯着他看了很久,可是她也知道,那只是一个小孩子啊,不过如此而已,而自己也已经过了那样的年纪。现在的自己已经会在咖啡杯上留下口红印,会习惯自己一个人,不想恋爱。过了那种会欣喜,会充满热忱的去认识新的朋友的日子。孤独真的很能让人自醒和欢乐。她发现,其实喜欢一个人是很容易就能发现的,你的眼神,你的言语中会不知不觉的透露出那个人的信息;你的习惯,你的惯用物会慢慢慢的和那个人沾边。不知不觉中你以为的暗恋,留在所有人的眼睛中悄然发现了。喜欢一个人真的是好明显的事情啊。
“额,其实我喜欢他啊。”
“早就知道啦。”
“诶诶,你怎么知道的啊。”
“看出来的啊。这么明显,你明明这么没有耐心可是给他讲题目从来没有不耐烦过;而且居然会去看你讨厌的篮球赛;最重要的是啊,只要他在你就会偷偷的瞟他。看不出来才有鬼啊。”那是若干年前她告诉友人A她喜欢那个男孩时候的她告诉她的,那时候从来没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那么明显过。
“有吗?没有吧。”不过也确实做过一些傻事,比如毕业的时候偷偷的送给他一整瓶星星,只是没人知道那里面有一串十六个星星做成的手串,表示心之所向。那是那个时候很流行的一个说法;也因为很巧的初中毕业的时候在同一个补课机构里一起补课所以越来越熟,一起吃过一顿饭,他请了她一对鸡翅,一杯可乐,和一盒叫三色冰的冰激凌,并且在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那是她最喜欢的冰激凌;还有很重要的,他和她考上了相同的高中。
不过有缘无分是太常见的事情了。哪怕日后的他们连饭后散步都可能不期而遇,也是时长有之。不过如果是电影的话应该给个远镜头慢放:在人群中多年之后的男女主角擦身而过。
“话说千秋你以后要考什么高中啊。”
“不知道啊,都可以吧。”遥想那个时候我们都是无所畏惧的孩子,不知道前路险阻只知道前途坦荡。
“好吧,说不定我们会上同一所高中吧。”
“对啊。”如果能上同一所就好啦。
“走吧,差不多回家了。”
“哦,好。”不过这个年纪的事情最终会演变成什么样的结局呢,想必大家在心中都有了答案,不过不必为他们觉得悲伤,因为想想当初和现在的你,不过是我们每个人的结局。
千秋突然想起自己高中的时候:因为公交车第二排的座位前面是有凸起一块的,那个女孩蜷缩在那里,低头很认真的玩着手机,不在意旁边坐的是谁,很自由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一幕的到现在仍然让她记忆犹新。可能是因为太想成为那样的人。虽然从未了解过那个女孩。可是人不就有这样的一种本领么,可以在人群中辨认出和自己气味相同的人——喜欢的人。
不过想想啊,她喜欢的那些人,或多或少的在一瞬而过的时光里有了改变。有些人让她更喜欢了,而有些人变成了她不喜欢的样子,支撑着她们的是过往的那些喜欢,在翻翻过去的日志里存活的喜欢。少之又少的人,他们始终是自己喜欢的样子,只是或是瘦了或是胖了。不过这并不碍事,对吧。她还是喜欢他们。未来的日子呢。他们会变成什么样,她又会变成什么样。不得而知,但是啊,就像书里说过的一样,曾经预想过的生活,以更美好的形式,出现在了眼前啊。年少时对于那个少年的喜欢,对于朋友的欢喜,对于家人的爱,也会在日后以更好的形式出现,或许结局不尽如人意,不过总归是有了像样的结局。
地铁的声音盖不过公交,长大的我们也跑不过年少。
操场上人声鼎沸,一群人包围着每个小小的篮球场,少年们的汗水浸湿了球场,“加油”的声音不绝于耳。他抢到了篮板,转身把球放下去拍起来,带球跑两步过了大半个球场,突然看到对方补防球员上来,他把手往回一缩,假意投篮,对方球员扑了过来,却被一个胯下的假运球轻松晃掉。然后三步上篮,轻松进球。然后全场欢呼。她喜欢的少年就是这样一个耀眼的人,是和现在地铁上的少年一样,带着耳机玩着游戏,漫不经心的样子的。
“话说,你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人啊。”友人A用汤匙拨弄着面前的咖啡。
“蛮简单的,就是不要挑食,给他什么就吃什么的,没有特别喜欢的食物的。”
“应该是你想成为的样子吧。”
“哈哈,我妈说了,我活该找不到男朋友啊。”千秋心里是明白的她并没有太渴望爱情出现在她的生活里,或许几年前她希望有一个人可以填补她无聊的世界的,给她她幻想中的爱情,可是越是理想主义者的心中,就越明白,可能有些事情真的很难。一直说着相信终有一天那个人会出现,可是却也妄自菲薄的说着怎么可能。看见那些像是在电影里才发生的爱情关系,会忍不住的羡慕和臆想。可是,却也知道,那样子的美好中其实也会有不如意的地方,所谓的彼此契合,应该也是彼此的包容。而且,“我想要谁谁谁和谁谁谁那样的爱情”那样的话也只是胡乱说说罢了,因为,心中也明白只是看到了爱情好的一面而已,其实其中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忍耐和妥协。毕竟谁都不是当事人。就只是不想妥协和忍耐,所以她开始了好好的过一个人的生活,内心丰富并且热爱生活。况且年少的时候的那些美好的回忆,就已经充分的填补了她对于爱情的幻想,就是从未拥有,所以才如此坦然。
你看她就是那么个矛盾体。渴望,但真正发生在她身上的时候却默默的抗拒,说到底还是不相信啊。好了让我们继续来说说她的故事吧。
生活简单充实却也平庸一成不变。有着细小的温柔却也难以避免的世俗。不过她十分满意现在的生活,就像友人A曾经对她说的那样:很幸运没有偏离年少时立的志太遥远。
“早啊,千秋姐。”
“早啊。”简短的开场白,一杯热腾腾的咖啡。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工作。没有太喜欢,也没有太讨厌,这样子的生活平庸也光彩。哪怕她有的时候会因为怀念过去的日子而悲伤,回想念过去的生活,但是她也知道她谢谢用自己的努力所打拼出来的一切。哪怕日子一成不变,她也欢喜着城市夜色里缤纷的灯光。
“今天想出去吃夜宵嘛。”友人A终于不甘寂寞的打了电话过来。
“好啊,不过去我家吧。”
“好滴,又可以吃到女王大人的蛋挞了嘛?”
“哼哼,你想吃就有啊,好了晚上见。”是不是这样的生活很有爱啊,没有可以相知相惜的爱人,有一个全新全意为你的朋友也很好啊。
“干杯~”
“你还记得你那个时候喜欢的那个男生吗,哈哈哈哈。现在想想也太搞笑了吧。”
“你别提那段黑历史好嘛。不是正所谓年轻的时候谁没有喜欢过几个人渣么。”千秋一口咬掉她手中的蛋挞,“况且我现在不是学乖了嘛,不谈恋爱,洁身自好呀。”
“明明是你自己要求太高好嘛。”
“哪里有,明明超级简单,只要不挑食就好啦。只是…想要轰轰烈烈呀。”
“果然我们不是一类人。”
“不是说人以群分么。哈哈,不过哪天你和你家那位结婚了,把捧花扔给我啊。”她羡慕友人A的爱情么,答案是不羡慕的,不是因为他们不幸福,只是因为太过平淡如水了。
“千秋,轰烈不会长久啊。”干巴巴的冒出这么一句,不过大家都懂啊。
“我知道啊,有些人的爱轰烈但是短暂,有些人的爱平凡但是长久,可是怎么办,我就是想要轰烈但是长久的爱情。我也知道这样子很贪心。可是你知道,我想要什么,一定要得到才可以。霸道惯了,怎么改。”
“不用改,反正总有一天会遇见的。”女生之间的谈话应该就是这样的,突然的欢笑突然的凝重,突然的悲伤。
故事讲到这里,应该出现一个男主角了吧。
“晚安,亲爱的。”
“晚安,路上注意安全。”
可是事实上没有出现。
也或许曾经出现过,可是他不过是曾经拥有并且填补了那段岁月。
“啊,这就是我希望的我30岁时候的样子啊。最后最重要的是啊,也能有一间自己的小公寓,这样就更完美了啊。”此时在过19岁生日是千秋对友人A说,“草莓蛋糕好甜。”
“对呀,超级好吃的呢。”
对不起,其实千秋的故事还没有发生,一切都是臆想的。所有的事件不过是备忘录里的零零总总。只不过是印证了那句话,有的时候分不清cos是生活,还是生活是cos。不过我想,每个人都对人生都有不一样是设想吧,在哪些时间地点遇到哪些人,不重要也很重要。不过最最重要的是,我喜欢你。对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