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开开的博客

我们的相逢中,天意常在。

 
 
 

日志

 
 

你的“名字”叫甚么?——由名师开课解读鲁迅《药》中人物名字而想说的  

2017-12-04 15:45:00|  分类: 闲来随笔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你的“名字”叫甚么?

——由名师开课解读鲁迅《药》中人物名字而想说的

戴文开

前不久,听闻某地围绕着“文化教学”举行了赛课。该活动集结了诸多特级教师前来参加,其规格之高,在我想来,不亚于那些文人精英于“永和九年”相会在兰亭之上。对于这样的赛课,很能见得执教者的功力,同样对于听课者而言,必然受益颇丰。无论是甚么原因而错过了这个学习的机会,我心中的遗憾都挥之难去。而遗憾的缝隙间,又填满了疑惑——当我得知诸位名师所赛之课相同,皆是鲁迅先生的《药》,心中不禁思量,面对这样经典之作还可以如何解读?万幸,有机会聆听了去现场听课的老师的介绍,也算形而上地“目睹”了一番这些名师授课的风采,何其快哉!

在对各种解读大开眼界的同时,却也为其中一位名师的独到见解所深深吸引。他(或者是她)这节课之亮点,在于充分挖掘了《药》中人物名字的深层内涵。通常我们想到的“华”家与“夏”家的姓氏之谈早已味同嚼蜡,“红眼睛”阿义之“不义”亦一目了然,唯有华家父子二人之名,倒有些说头——一个贯穿两代人的“栓”字,含着“堵住了”的意思,其理和“血栓病”相似。言下之意,华家老少之愚昧,堵住了他们对有如夏瑜这样为革命牺牲自我之人的正确认识。说起来,这种解读新颖而在理,可是,我隐约觉得似乎哪里有一丝不对劲儿。辗转反侧数日,终于大略自觉了一点眉目。

不对劲儿的并非对“栓”这个字的字义解释——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上对“栓”字的注释后又举了相关词语进行解读,如“栓塞”在“医学上指从体外侵入血管内的物质或从血管、心脏内脱落的血栓随血液留到较细的血管后,由于不能通过而将血管堵塞”——因此,它的的确确有堵塞之意。而以此解读两人的名字,往文旨上靠近,想来也是顺理成章之事。那末,问题到底在哪里呢?我个人以为,可能就在于把这种解读作为这堂课的“亮点”而传递到学生心间的做法,值得商榷。

如是单单做一种研究,有这种寻章摘句的本事,是一种务须。比如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学者花房英树在其所编的《李白诗歌索引》一书中,就对李白诗歌中提到的“色彩”语词,进行过较为精细的统计,并以此总结出其诗歌色彩对比强烈,追求自然意趣等特征。类似这种“显微镜式”的研究,古今中外比比皆是,且有理有据,绝非胡言。《中庸》有云:“致广大而尽精微”,意思是“使自己的知识既进入宽广博大的境界,又深入到精微细妙之处”。我想,任何一个时代的确都需要我们从“广大”和“精微”两方面对各种事物进行深入研究与解读,不过,当这种“研究”转为“布道”时,引导学生把“说文解字”的精神用在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上,那末,恐怕就未必得当了。

此中原因大抵有三。首先,对于文学作品审美的最终指向应是整体性的,而非片段式甚至碎片化的,否则,作者寓于作品之中的美的情意与思想恐有受肢解之嫌。比如先前我们提到李白的诗,像《效古》中“青山映辇道,碧树摇烟空”,《江上秋怀》里“黄云结暮色,白水扬寒流”这类句子,有谁不把诗句中所绘事物融于一个画面之中来品味呢?“青”、“碧”、“黄”、“白”,这些语词固然用得恰到好处,不过一旦离开各自事物,终究失了色彩。

其次,谈到“取名”问题,世界文学里诸多好作品,业已证明了故事里出现的人物未必一定要取个值得咀嚼玩味的“好名字”,比如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里那几个“无限循环”的人名。甚至,完全可以没有明确的名字——像表现主义文学先驱卡夫卡,他笔下的人物通常没有名字。如《城堡》的主人公K,一定让喜欢从名字中看出些门道的人们失望,因为卡夫卡认为人物名字只是个符号,而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的符号,才会在读者心中产生一种极强的象征性与代入感,表达的往往是一种集体的精神困境,而不是确定的“那个人”和“那个人的故事”——若如此,未免有些狭隘。

以上这两点,对于有一定阅读积累的人来说,大略会付之一笑——这算得上问题吗?是的,的确不成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阅读对象不是我们,却是一群正逢花季的年轻魂灵。虽说高中阶段的学生在“文学阅读审美”上的意识逐渐成型并趋于稳定,可事实上当代大多数高中生由于读得少、想得少,导致理解文章的能力不强。因此,一旦吸收了某种见解,往往会“见树不见林”,容易执一而不知变通。就拿解读小说人物名字这一点来说,固然有不少作者在取名之时,会斟酌再三,但读者不能光以此作为打开整部小说之门——因为“真正之门”是情节、是人物、是环境。如果仅仅在这三两个字间管中窥豹,那头的作者,即便已作尘土,估计也会怨念横生。而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若学生对此种见解“吸收不当”,极易造成今后对于其他作品产生“望文生义”的误读。但仔细想想,现在布道的名师就站在眼前,他(或者是她)在听课学生心中是智者、圣人,句句掷地有声,我想,让这些青春生命再去静心而思辨甚么,或许比他们给自己笔下的故事取上几个有意义的人物名字,还要困难一些了。

当然,是否那位名师整堂课主要围绕着“名字”问题“尽精微”去了,我不得而知,希望自己只是以小人之心,断章取义了罢——不过我以为,师者不仅有教学的责任,还有引领学生怀着热情与祈盼,走近书本背后那个广大奥妙世界的使命。同样地,那些听课的学生,或者接下来一代代青年人,他们是否会带着自己的头脑去吸收知识,去接受来自各方的高谈阔论,我不得而知,希望自己只是杞人忧天——不过我以为,士生于世,还是要像鲁迅先生嘱托的那样,“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把真正对的好的东西全部自己“拿来”。

如果这种局面尚有些不尽如人意的话,像我这种只恃匹夫之勇的无名之辈,还是要站出来说两句废话的。

你的“名字”叫甚么?——由名师开课解读鲁迅《药》中人物名字而想说的 - 水流影在 - 开开的博客

 

  评论这张
 
阅读(213)|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