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开开的博客

我们的相逢中,天意常在。

 
 
 

日志

 
 

携三学三研之法,与国学经典相会——学生自主设计国学课之小议  

2014-08-18 07:45:28|  分类: 教育论文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本文已发表于《现代教学》2015年第Z1期,题为《引领学生互教互学互研经典》)

 

携三学三研之法,与国学经典相会——学生自主设计国学课之小议

金山中学语文组        戴文开

 

“传统与当代结合”——这样的话语总是随处可见的。比如植物栽培技术、服装设计、糅合民族元素的的流行音乐创作,甚至连我们喝一口茶饮料似乎也能品出几分这样的味道。诚然,“贯通古今”于后人而言是重要的,既要传承经典菁华,又要适应当下人们的意识习惯,能自然融合此二者,便为好事一桩。于教育而言,更是如此,尽心为之,多多益善,功德无量。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古代诗词曲文方面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贯通古今”的一种,可问题在于,虽尽力做到详尽周到,然单调之格局亦不可免之。想来,“传统与当代结合”,要做到如此这般,可不是朝夕易事。尤其在本学年,我校引进了在台湾地区使用了近六十年的传统文化教材——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中遴选篇目汇编而成的《中华文化基础教材》,可谓真正将“传统”绍介到了我们的面前。而面对这些位“最熟悉的陌生人”,该如何尊奉“与当代结合”的待客之道,而使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呼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双眉紧蹙或是彷徨叹息自然于事无益,看着其他同事都在认真商讨,精心准备,原本惴惴不安的我也似乎缓过神来,从同事的分享与自己的思索中,得到了重要启示。我想,其中之一便是,在“三学三研”教学模式的引领下,让这些富有当代精神的学生转换角色,从作为讲台下认真听讲的受教者,转换为积极研读文本、思考教学设计的研究者,最后成为走上讲台自信地传授知识的施教者。像这样使学生在关于传统文化教材的整个“先学后教”的过程中,有作为学习研究主体的直观实践体验,较之于传统的教师口传心授,虽未必更为真切深入,但毕竟使他们减少了信息过渡的环节,直接与经典之作见面,在赞其伟大精深的同时多少会平添几分亲切感(尤其是凭借自己的能力而自行体悟到这些圣贤道理之后)。与此同时,不少学生对于当下社会生活中种种信息的敏感度并不亚于教师,且能够从其思维、心态与视角进行信息选取及思辨加工,这也就意味着,当学生通过研究传统经典中的某个内容而收获一点心得之后,其便能够将收获的这个点与当下近似或相左的事件、道理串联起来,这样的举一反三即是助其产生“贯通古今”的进一步思索,在自己有了感悟的同时,也能将这些感悟通过恰当的方式有效地传递给课堂上的同龄人。综上,这种以学生主体参与研究,辅之以“兵教兵”的策略,是国学经典教材教法的一种尝试,当然,教师本身应以一个必要时出现的引导者的身份作为协助其完成各项环节的保证,而这并不妨害他们去落实属于他们自己的国学课。通过几次实践下来,我觉得这样的尝试效果不错,参与教学的那些学生已然成为了传统经典的小学者、小老师,也在一堂堂国学课上使别的同学品味到了“传统与当代结合”的美好滋味,是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设计一堂国学课,对于这些学生而言,可谓难易参半。难在对文本内容的正确理解及与之相关的思维拓展,而又好在每一课的设计者,是以六七人组成的学习团体,小组成员们集思广益,总有好主意在这场“头脑风暴”里产生;同时,他们也各有所长,在教学设计中互相学习,互为补充,真应了那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若要细说整个设计过程,也如“三学三研”教学模式这般一一对应,经历了三个过程。首先,当我与小组成员确定好教学内容之后,他们先分别回去“自学自研”,逐层深入地进行独立研究。从最基础的查找选文中的生僻字、多音字的读音,到理解一句句话语的大意并进行翻译,再到领会它们涉及的相应的道理内涵,这个过程中需要他们不厌其烦的治学态度。例如,在《论语》“论孝”一章中,有一句“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为孝乎?’”其中的“曾”字意为“乃、则、就”,故读音为zēng,而不是我们习惯说的céng。这句话的大意是“子夏问孝道。孔子说:‘侍奉父母,最难的是和颜悦色。如果只是有事情时,由子弟替父兄效劳;有酒饭时,让父兄享用。这样就算是孝吗?’”而孔子对子夏关于孝的这番“色难”教育可以看作是对于前一章关于子游问孝的“敬养”的补充——于形和悦,于心敬爱,内外双修才是行孝应有的态度,而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物质给养层面。一堂课像这样的内容要准备十则左右,这个前期的“自学自研”是走近传统经典的重要一步。

在迈出这坚实一步之后,小组成员便要进行“互学互研”的集中讨论。主要形式为线上讨论,围绕解决“自学自研”部分的存疑而展开。譬如,“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一句中,“父母唯其疾之忧”既可解释为“子女非常担忧父母生病”,又可解释为“做父母的只担忧子女生病”,哪一种更好呢?通过大家讨论,最后认为突破口便是孔子说这番话的对象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经考证,《左传》中说孟武伯是个蛮横无理之人,故而可以想见这样的人容易找惹祸端,所以孔子把“做父母的只担忧子女生病”说与他听是更有深意的,就像明代彭端吾在《彭氏家训》中所言的“保此身以安父母心,做好人以继父母志,便是孝。”此外,同学们还通过讨论并搜寻网络资源的方式,设计好这堂课的一些环节。比如导入环节,或追求形式活泼,喜闻乐见,一下子就能抓住听课同学的兴趣——167班的同学就通过讨论决定用目前风行的国产动画《秦时明月之万里长城》的《君子之道》片段导入“士与君子”这一章的主题;或遵循严谨有度,为了下面的本课主题内容做好相应情境铺垫——同样是“士与君子”的主题,168班的同学则讨论采用《百家讲坛》中于丹“《论语》心得”的“君子之道”片段来进行导入。两种不同风格的导入,到后来的课堂操作时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些贴近学生心理的“智慧结晶”,便是靠着学生们的出谋划策,由想象到分享,而最终尘埃落定便换来了好的报偿,真好。

其实,最让人内心交织着痛苦与喜悦的矛盾情感的,便是如何在“传统与当代结合”的目标下,找到一条自然衔接的通途。这也是设计国学课的难点所在,也就是最后的“深学深研”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和负责本课设计的小组成员离开了虚拟世界,要进行一次重要的“圆桌会议”,主要探讨该如何将国学内容与当下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完成教学设计中的“自学自研”与“深学深研”两个部分(“互学互研”部分即为解读本课涉及的国学内容),以此实现“当下——古代——当下”的教学流程。关于前者的提问尚能应付,诸如请同学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对本课主题的认识,这样便能把他们的想法与接下来要分析的古人的观点进行对照,也是一种自然的衔接之法;而后者的问题在于,当学生都理解了本课内容之后,该如何将这些传统经典之理运用于对当下人事的思辨?虽然学生们不断提出自己的想法,往往一个小时讨论下来还没有最好的答案。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值得思辨的问题终究在我们努力的感召下“浮出水面”:如关于论孝,“我们常把‘孝’和‘顺’连着说,但事实上两者可能有一些差别,比如你要对父母尽孝,而尽孝的内容和方式并不顺他们的心意;抑或顺了他们的心意,可与你想要尽孝的想法有别。请你思考并谈一下现代社会中你更倾向于孝还是顺?请举例说明理由。”而言及君子的判断标准,某小学副校长洪耀明兑现承诺和小猪亲嘴,据网友说,洪耀明之所以如此,是为了兑现几周前与学生的承诺,即‘如果学生不在希望桥和校园乱扔垃圾,就和小猪亲嘴’。网友在微博中透露,洪耀明是其小学语文老师,‘(老师)言出必行赞一个’。那么,你觉得这个副校长能称作君子么?请说明理由。”(其余的主题与提问在此不一一罗列,以免繁赘)当然,除了按圣贤教育的道理进行判别之外,答案本身也是开放性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在座的学生们对这些问题都很感兴趣,且各持见解,畅所欲言,难能可贵的是都能自觉将本课国学内容融入到自己的判断分析之中,这即是达到了小组设计的初衷,大抵可以说完成了“传统与当代结合”的目标。而每每回忆与这些学生设计国学课的过程,我愈发觉得他们是非常认真地对待国学,亲近国学,也热爱生活,善于思索,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真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由这些学生自主设计并讲授的国学课,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都中较为充分地调动起了其他听课学生的兴趣、热情,与积极思辨的精神。作为在讲台下听课学生之一的我,也为他们“三学三研”环环相扣、自然流畅的教学过程,以及丰富有序的教学内容而感动与着迷。原本自己当初邂逅国学课的那份惴惴不安的心情现在已然全副烟消云散——是这些学生用属于他们的当代青年的精神感染我、与我一同走近了传统经典,又采撷其中的菁华,化之为听课学生能够理解的形象生动的事理,完成了由“深入”到“浅出”的“先学后教”的过程,较好地做到了“传统与当代结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此中分出了为学者的三个境界:知晓道理谓之其一,好学求知谓之其二,乐从学来谓之其三。虽有高低之别,但为学者都可以通过自己努力追求而实现层层深入与提高。于国学课,在这些学生身上,我业已感到了他们从教学设计伊始,到本课教学结束铃声响起时的蜕变,谓之见证了他们的学习进步亦可。而我也想着,在更多学生身上,在其他课上,甚至在整个人生旅途中,只要将自己全副投入进学习中,都会有这样的进步,以之趋于更好的境界。是的,就让你我与这些年轻的生命一起共勉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评论这张
 
阅读(152)|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