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开开的博客

我们的相逢中,天意常在。

 
 
 

日志

 
 

明意得法,思行导学——关于《问道课堂》第三章“导学案”的读书笔记  

2014-02-07 13:37:20|  分类: 读书笔记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明意得法,思行导学——关于《问道课堂》第三章“导学案”的读书笔记

 

金山中学语文组        戴文开

 

教学至今,导学案业已是熟稔的朋友了。愿意与之交友的原因,便是它在教学上能助我一臂之力。几年实践下来,自己由起初的苦心摸索而不得章法,逐渐寻到了一些思维的乐趣,编制方面有了自由施展的空间,加之如今收放有度的一份谨严,使得学生大略可以体味蕴含于导学案中的那些好处,也算是进步一种。而读了《问道课堂》一书中关于导学案设计与使用的章节,亲切共鸣之下,既有对于过去编制经历的怀想,亦是对今后优化实践的信念。皆记录于此,权作纪念。

知入知出,是为根本

“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南宋学者陈善如是说。其实,这句话移用在导学案的作用上,也是这个意思,诚如《问道课堂》中汪兴益副校长所言的“依托导学案,引导学生‘走进教材’‘跳出教材’”,于教师而言,则是实现“‘用教材教’的教育思想”。当初邂逅导学案时,我即是因为这个可以追求的“乌托邦”而顿生好感,有了尝试的热情。回想自己初时常听前辈们解读“教学”二字,意为“引导学生学习”,至此念念不忘。可惜虽有此愿却不知怎样如愿以偿,彼时无有教学经验的我仅仅依靠个人的教学热情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却也想着单凭这样的热情绝非长久之计,而面对“教学”二字的份量,颇有些望洋兴叹的味道。反思传统的教育模式虽亦能传道授业,但一定程度上教师施教的主体性挤压了作为受教者的学生自我的能力空间,而施教本身的效度又非至于臻美——这样的教育困境长期存在,虽不能言其恶,但至少是充满遗憾的。直到导学案在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出现,可以说它让“引导学生学习”的梦想真正照进了可以改变的现实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施受关系,而是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凭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进行的在课前先一步的自学,在课上与老师同学一起讨论解难,而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及深入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那些内容。这种引导学生“走进教材”到“跳出教材”的过程,在导学案的作用下,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正因如此,才使得施教与受教的形式可以灵活多变,而学生的学习收获更为实在,也使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在更多学生身上成为了可能。这种种好处,不断激励着我为编制好一份份导学案而精进努力,虽然一路走来不好说师生都有了脱胎换骨的大变化,但毕竟是一同趋于了更好的境界,不辜负“教学”二字对师者的期待罢。

深入浅出,始于教师

我与自己的三届学生都分享过这样的阅读感受——真正的文学大师是把深奥难懂之理,通过平易生动的语言让读者得到启示。换言之,即为深入浅出。其实,设计好一份导学案,其中的重要一点也便是要做到“深入浅出”,因为唯有“深入”才能保证导学案的高质量,唯有“浅出”才能保证助学的高效度。而在这样的导学案诞生之前,编制教师的责任尤为重大。《问课堂》中刘爱军主任对导学案所体现的“深入”有过较为精辟的阐释,他认为“吃透教材是基础”,“导学案的编制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研究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拓展提升点”在导学案编制的过程中,最的环节莫过于“深入”了,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还必须要如汪兴益副校长所言的“要充分占有教学资料并能创造性地处理运用”,要做好这一点很难,并不会因为编制经验的累加而有愈发轻松之感。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即是要围绕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难点而去找寻相关的、能对其产生有效解读或延伸拓展的资料,难点便在于文学范畴内的知识与文章浩如烟海,而每个编制人的阅读经验与知识储备相对有限,“大浪淘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挑战。印象深刻的是201310月底,我赴青岛崂山二中进行《烛之武退秦师》同课异构交流(下文简称《烛》,以免冗赘),在导学案设计之初便陷入了困境。因为上海地区在二期课改后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没有收录本文,面对着只印有课文的薄薄一张纸,也不知那里教材的单元教学要求,且因学情生情都不得而知,所以连“吃透教材”也成为了费力之事。后来,结合手边自己教材中同出自《左传》的《秦晋殽之战》一文(恰好两文所叙历史事件存在衔接关系),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两篇文章所体现的共同特点便是通过丰富有味的人物语言描写来塑造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其中,尤其出彩的便是外交辞令,值得学生好好品味。据此,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围绕着“引导学生品味烛之武的外交辞令,明确其形象特点,以及了解《左传》通过丰富有味的外交辞令塑造生动人物形象这一方法”展开。在此基础上,我开始寻找相关的教学资料,在此过程中不仅涉及史书体例、《左传》文学常识和“秦晋围郑”的历史背景,还通读了《左传》中记有经典外交家的篇章,以及记载该历史事件的其他六本史书和一本历史演义小说,等等。虽然在磨课过程中删去了一部分精心搜集整理的资料,但这之后所呈现的导学案并非“缩水”,而是把最重要的精华部分凸显了出来。试想,如果教师不能“深入”地下工夫,那么,“捉襟见肘”的导学案一定经不起学生智慧的推敲,引导学生提升学习能力的初衷更如梦幻泡影。

而关于“浅出”,刘爱军主任的解读是“把教材中深奥的、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更易更有效地进行练习”。如果不对那些深奥难懂的“原知识”进行一定的形象加工,而希求所有学生都能够自行理解,有悖于学生个体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性的事实。况且,每个学习年龄段的学生普遍只能接受该阶段知识层级的难度,任意“设限”与“拔高”应掌握的知识点,不会有理想的收效——这一点于高中阶段,尤其在高一教学中是非常典型的。导学案中“浅出”所体现的即是在不影响学习成效的前提下,不对学生的理解知识造成不必要的“障碍”这一理念。比如我在设计《烛》的导学案第一稿时,在“深学深研,课堂迁移”部分,让学生通过阅读同出自《左传》的《展喜犒齐师》语段,品评展喜的外交辞令,来实现“了解《左传》通过丰富有味的外交辞令塑造生动人物形象的方法”这一教学目标的难点——这个同类迁移的设计从教学思路上说,自己认为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第一次试上在此环节,学生们大抵是被“卡住”了。课后从学生及备课组同仁的反馈情况来看,疏通这段选文的字句意思本身有难度,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即使给了一些文言注释也不能很好理解,更别说去“品评”辞令那柔中带刚的言外之意了。这让我真切感受到这份导学案有“深入”而无“浅出”。故此,在第二稿修改时,从网上找到了与那段古文有关的成语视频“有恃无恐”,想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化解文字的枯燥难懂,结果试上下来学生的反响比之前那个班果真要好许多。但因为视频中人物的对话都转为了现代语言系统,所以难度上又不符合“深学深研”的要求,因此,在第三稿定稿时,我将展喜退齐师的话语声音从视频中消除,让学生自主讨论设计这段辞令,而后再比照原文之意,更深入地体会《左传》中外交家的生动形象及其精彩的外交辞令。在崂山二中的正式课堂上,学生在此环节的参与热情很高,也给出了许多精彩答案,而此环节也成为了这堂课的一大亮点。纵观“三改”导学案的过程,自己逐步找到了“浅出”之法,且较好地做到了“浅出有度”。至于《问道课堂》中刘元伟副校长所言的“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我想,虽不能说自己设计的每份导学案都像《烛》这样让学生学而得乐,但定会一直为了这个目标而精进努力。

因材施教,分层当先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孔子答两学生问孝的评价说“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因材施教。以前认为因材施教也仅限于这样较为松散的小范围问答式教育,自从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以来,这样经典的教育理念就成了遥不可及的幻梦。正是因为导学案的“难度分层”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于寻回这种因材施教的最有效的努力,这也是其实施优势所在,对于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而言都能得到相应的学习发展,也会有成就感。《问道课堂》中来自杜郎口中学的徐利老师把这种分层解读为四个层次,依次为“基础知识层面”、“对基础知识的简单应用”、“进一步的知识运用”和“拓展延伸”。这在我校“三学三研”教学模式的导学案上即有明显体现。就语文学科而言,在“自学自研”部分要学生自主解读“是什么”(包括字词义、文本内容疏通等),在“互学互研”部分以学习小组形式讨论分析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包括写作意图等),在“深学深研”部分则是在教师引导下思索作者是“怎么样”来写的(包括写作方法、行文结构等),而课后的分层作业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前提下,适当进行难度深化。当然,以上所言仅为大体框架,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本,导学案所要解决的分层内容会有相应的变动。不过,不管变动的形式为何,都能使不同学生各有所得,学以致用。比如《烛》的导学案的分层作业,我设计了三个层级的练习:基础的“能力巩固”部分,通过对《烛》之后续的“秦晋殽之战”的前半部分选文中两位人物的辞令分析,巩固对《左传》写人艺术的认识;稍有提高的“知者加速”部分,通过学生自主查找阅读与摘录评析的方式,增加学生对史书中精彩辞令的审美体验;属于研究层面的“比较阅读”部分,则是要求层次更高的学生寻找“烛之武退秦师”事件在不同文史著作中记载的可比较的角度,进行分析思考。如从人物塑造角度来看,在《春秋》及“春秋三传”的对比中可见《左传》通过丰富有味的外交辞令塑造生动人物形象这一方法是极为明显的。总之,每个学生在掌握导学案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各取所需,各有所得,也是因材施教的一种与时俱进的呈现了罢。

引而不发,任重道远

诚如《问道课堂》中所言,“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它能保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并逐步升华为一种学习能力”。要编制优秀的导学案,使之真正实现“引而不发,跃如也”的指导效用,非朝夕之功,亦非一人之智。此事任重道远,不少新问题会在研究中诞生,许多好方法也会于实践里得出。总之,导学案之于教育的意义重大,“教学”需之,学子慕之,故而师者思之行之,我辈一往无前。

  评论这张
 
阅读(159)|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