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开开的博客

我们的相逢中,天意常在。

 
 
 

日志

 
 

敞开激情与智慧的教育大门——读《教学不孤独》随感  

2010-02-08 14:32:23|  分类: 读书笔记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敞开激情与智慧的教育大门

——读《教学不孤独》随感

 

金山中学语文组    戴文开

 

曾经的我对于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都是存有疑惑的。比如我在任教之初读了美国教师梅丽莎.凯利所著的《新任教师完全手册》,在这本书的序言之前,作者就赫然列出了“新教师十大须知”,其中有一条是我当时无法理解的——“要友善,但不要与自己的学生交朋友”,而事实上从古至今就不乏“亦师亦友”的优秀老师,且“亲其师,信其道”的古训也一直是我的教育信仰。通过自己两年半的教学实践,现在已经明白所谓的“不要与自己的学生交朋友”指的是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超过这个“度”后,看似与学生是非常亲近友善的,其实教师所持有的庄重形象和教育执行力已在无形之间被削减甚至消融了,这对于教育教学的推进和最终效果而言都是很不利的——虽然明白了这个道理,但还是觉得西方教育者的思维(或者说经验总结)是我无法在一时半刻内完全接受的。其他诸如小班化教学和自由教学等西方教育特有的模式或方法,都与我们的实际教学情况相去甚远,无法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与其紧密结合,有的只是“渴望不可及”之后孕育而生的“敬而远之”的心理。

而当我轻轻掀开这本由一批奋斗在教学一线的美国优秀中小学教师将其亲身教学经历和丰富的教育心得汇编而成的《教学不孤独》后,似乎渐渐跨过了自己设置的这道“心坎”,读懂了作为教师所共有的一种对教育事业和对学生们倾注的无私的永恒的爱,这种爱幻化成为了各种形式——有的是教学中的激情,有的是授课的技巧,还有的是教师本身的教育智慧,以及与同伴合作互助的精神。在琳达.霍奇思的《终身教与学》一文中,我读到了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所说的“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的可贵的教育品格;丽塔.霍韦尔梅的《给高中生讲儿童故事》一文,则使我回想起我的一位大学老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先生常对我们说的“童话不止是给儿童的礼物,任何人只要愿意读,都能从童话中得到启示,澄澈灵魂,拥抱幸福”;而杰茜卡.加拉的《争取家长的参与》,让还未成为班主任的我“提前”积累经验,懂得了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是何其重要……

我又想起了美国著名学者兼作家、教师于一身的威廉.亚瑟.沃德有一段激励教师在教学上精进进取,指引他们在教育的阶梯上迈向成熟与成功的话语——“普通的教师是说教,优秀的教师是阐释,更优秀的教师是演示,最优秀的教师是启发。”这段话也是蝉联三年“水晶苹果美国教师奖”,同时拥有“美国爱心教师荣誉奖”桂冠的玛丽亚.托尔(以下简称“托尔”)在她的《敞开教室的大门》一文中引用到的。这篇文章是这碗馈赠给教师的“心灵鸡汤”中最能打动我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她的字里行间,我亲切而清晰地看到了始终心怀教育理想,走在通往崇高的教育殿堂的实践路上的那个自己——那既是过去有些稚气的我,也是现在正上下求索的我,更是将来不断成熟的我。在托尔的介绍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她在教学上一直充满着激情,这种激情是不受国界、语言、学科的阻隔的,这同样也是我所欣赏并且始终实践着的一种教学风格。无论是她对教学激情的理性研究——“促成出色教学的一个最基本的因素就是:对教学满怀激情。”“通过观察那些激情洋溢的教师和他们的学生,我逐渐明白教师的敬业精神对人产生了巨大影响,那种发自内心的对知识的敬畏是如何唤醒了学生对学习的渴望”,还是她在课堂里的激情诠释——“我的课堂变得活跃而刺激,我就像舞台上的演员,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足以让学生瞠目结舌。我一会儿跳到椅子上,一会儿像婴儿一样爬行,一会儿又像老妪一样奸笑,活像一个赤手空拳的说书人!”这些都让我对教学激情的强大感染力和随之产生的积极效用深信不疑。而回顾自己两年半的教学实践,虽然没有托尔教学时那样的“活力四射”,但也比较好地做到了把激情带进课堂:在把握着课文内容所折射出的情感的基础上,通过讲课过程中的‘以情动人’,来激发学生产生共鸣情感,使他们能够比较主动地融入到课文学习中去;同时,通过语音上高低起伏的变换将自己所感受到的作品中蕴含的情感诠释与传递给学生。对于课文的讲解,我尽可能地做到详细和生动,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投入研读学习课文中,用真心真情去接近与接受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情感精神的内核。

然而,一个问题又摆在了很多教师的眼前:光有激情就能教好学生吗?托尔在文中说到:“显然,闭门造车是无法实现高质量教学的,只有开阔自己的眼界才行”。她虽未给予明确的回答,但这句话即是揭示了成为优秀教师的另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积累丰厚的知识来为智慧教学做准备——这就是所谓的“学高”才能“为师”啊。我以前在这方面并不是特别重视,认为自己在大学时代比别人更加刻苦努力而建构起来的知识之塔已足够应对可能出现的知识难题的轰炸,但事实证明这个想法过于“理想化”了——我在执教之初曾经有几次被学生问倒。虽然事实上那些问题都不是教学的重点,但还是给了我“当头棒喝”,让我开始认真反思除了教学激情外,支撑教育的那根重要支柱——开阔眼界且不断进行知识储备。而后,我即以《礼记.大学》所云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鞭策自己在学识上的主动提高。现在,初次执教高三的我,虽然还是缺少了一些经验,但无论在备课还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都秉持着严谨的态度,在知识的教授和复习上尽可能做到细致、全面且有针对性,同时又更加合理地展现自己的教学激情——这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学生们的肯定。很感激曾经的那些尴尬经历对我在教学上的磨练,“君子知耻而后勇”,我能感受到自己在教学上的改变所带来的点滴的进步与收获。如今看到托尔的这篇《敞开教室的大门》时,心中有的是一份欣慰,因为我恰是循着她的教学足迹走去的。现在的我有信心、有能力与我的学生们并肩作战,打好这场即将到来的高考战役。

轻轻合上书本,我微笑着想到——

如果你感受到的是教学的孤独,那么请你快些敞开属于自己的那扇激情与智慧的教育大门吧,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会注视着你,见证你拥抱成功的那一刻。

 

  评论这张
 
阅读(264)| 评论(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