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开开的博客

我们的相逢中,天意常在。

 
 
 

日志

 
 

她在边城里,淡淡遥望——关于陆迎迎同学和她的文字  

2009-09-06 14:46:54|  分类: 与学生的通信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她在边城里,淡淡遥望

——关于陆迎迎同学和她的文字

戴文开

   

记得第一次邂逅陆迎迎,是在两年前。由于那时我开始负责学校的文学社工作,让我有幸结识了一群处在花样年华的个性鲜明而又充满思辨的年轻生命,其中便有她——那个一直带着舒心的微笑,做事认真仔细的姑娘。而最近一次遇到陆迎迎,是在今年的九月初,她和同伴一起回学校看老师,与我聊了很久。虽然我并未教过她一节课,但彼此都感觉是很熟悉的,似朋友一般。此时,她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除此之外,似乎一切都未改变。这是我感到很欣慰的。

她依旧是那个姑娘,文静而又真诚。

 

这些天忙完手头的工作,会静静地看一会儿陆迎迎的文字,这是她留给高中时光的一份纪念,又像是一段属于她的生命历程,从中可以体会她的成长。而我也想写一点文字给她,仅仅是作为一个读者,把内心感受告诉她,也告诉每一个正读着她的文字的朋友们。

我觉得,凡是优秀的作品都能呈现出一种“本原之美”,即能够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它也是作品的文学价值所在。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数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叙述结构和创作技法上的多样化等方法来为其“本原之美”加上了一层具有吸引力的“包装”,以便读者由外而内地层层深入阅读下去,最终收获阅读的快乐;还有一类作品则比较特别,在读者眼中似乎没有什么“包装”,它们只是把作品中最真纯自然的情感内核完整而直接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这种美的情感体验始终伴随着整个阅读过程,读者与作者之间仿佛只有一纸之隔,只要愿意便可以走进彼此的世界。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沈从文先生的《边城》——那种对于自然舒旷、纯净美好的世界的描绘,让人颇有身临其境之感;即使有一些忧伤的故事,在此中也是薄薄的、淡淡的,静静地躺在读者的心底,等待某一时刻的回味悠长。

在此,我无意于讨论文学创作是否需要“包装”,毕竟是各有各的好处的。但是,就当下人们的物质生活走向富足而精神土地趋于贫瘠、心态逐渐浮躁的倾向而言,我觉得对于作者和读者来说,还是需要一座“边城”来守望心灵的。

我想,陆迎迎和她的文字就住在这美好的边城里吧。

 

比如这首《风景这边独好》:

是的,一个偏僻的地方/广袤的田野,望不到边/蓝蓝的天空,那是城市所向往的/鸟儿住在这里/透过宽大明亮的玻璃窗/欣赏那四季变换的景色/心也被潜移默化地感染着/酿成一种平和的心态/看世界,更广阔了/看人,更清晰了

整首诗歌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朦胧的意境,没有回环往复的结构,但是却跳出了一幅明亮的画面:眼前的田野与蓝天、鸟儿一起构成了开阔的景象,渗透着农村独有的宁谧安和的气息——这对于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人们而言,真可谓是灵魂适宜的栖息地了。而用“欣赏”的心情来面对季节的更迭,随作者“酿成一种平和的心态”来作为对生命的召唤的回应,我想,这即是我们在匆匆的人生旅途中邂逅的一份最好的礼物了吧。

我又望见,在诗中那个宁静安详的边城背后,是陆迎迎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情缱绻。比如《外婆家》里的两段文字:

外婆的事业是土地。土地上有外婆的汗水,有外婆的冀望,有外婆的爱。土地,是我儿时的乐园。那时,有桃树、橘树、梨树,有西瓜、草莓、葡萄,外婆的一双手种着我的快乐与期待。外婆是伟大的,用一双手装点着我小小美丽的童年。可土地啊,对于如今的我来说是如此的陌生而又熟悉!久违了。这是儿时游戏的土地,有我的欢笑,有我的足迹,有我的手印。现在,外婆仍执著于土地,而我却只留下了匆匆的身影。

外婆家的书桌,很陈旧,很简单却很不平凡。以前,我总认为书桌高大、神秘,每个抽屉都藏着宝贝,似乎永远碰不到底。那时,总能在里面寻找到一些令我意外的东西,如铜板、手绢、纽扣、铃铛之类的。但现在,我只想静静地看着它,我知道里面不过是一些积淀着岁月的东西,可是,不想破坏这种美好的感觉。不想打开,让记忆留在里面吧。我那小小、美丽、又神秘的童年!

每个人的童年生活可能有万般不同,但是,快乐的记忆却在大家的童年里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所以,当我们循着陆迎迎笔下的花香、果香轻轻来到她的外婆家时,便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与温暖。而那张有些神秘的书桌里,可能就有你儿时想要的东西吧,只不过我们也不想去打开它——只是看看它,我们就心满意足了,因为“小小、美丽、又神秘的童年”是属于大家的幸福。永远如此。

如果一直能住在这种幸福的记忆里,那该多好!只不过人都是要长大的,长大了,就会看见现实的不完满,烦恼也会随之悄悄地爬上细细的发梢。陆迎迎也要长大,当她第一次踮起脚尖从边城里向外张望的那一天起,脑海中就有了很多很多的奇思异想。如在《淡淡的夏天的风》中说:

我想变成小鸟,因为远处那片树林后面的天空我看不到,我好想去看一看……

不知为什么,每每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中就会泛起淡淡的惆怅。曾经的我,也想化作鸟儿去寻找那片天空的答案,但这终究是青春的想象,可能这种想象本身就是美好而惆怅的吧。现实生活有时与自己的心念是背道而驰的,一些美丽的希冀可能会幻灭。当陆迎迎在这个夏天看到自己的好友高考失利后的痛苦时,在《六月末》中记下了自己有些沉重的心情:

我突然觉得面前的她很孤单,像是赶不上列车追着跑最终无力地瘫坐在地上。

命运似乎不再是个抽象的词,我在她身上看到了它。

 

其实,我挺害怕她因此而绝望,但自己又觉得没有什么可以劝她的。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安慰话在它面前显得虚假。

所以,我宁愿不说的。

虽然这种痛苦没有降临在陆迎迎的身上,但我们从这段文字中也能直接感受到——当然还有她对朋友的关心。而我感到她走向成熟了,是因为“不说”。就像海明威所说的那样,“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重新振作、努力向前是那个女生自己才能做到的,旁人是没有这种能力的。

当陆迎迎经过了很多事情以后,我们欣喜地发现,在她的文字中读到的已不再是迷茫惆怅,而是一种坚定的信念与再一次启航的理想。此时,在我的想象中有这样一幅简单纯净的画面:一个长大的姑娘在她的边城里,淡淡地遥望着远方。边城还是她的边城,而远方的未来种种,慢慢地朝她和她的边城走来。

在一篇名为《站在河的两岸》的文章里,她写到:

我想,这就是人生,我们各自的人生。交叉路口的相逢,然后,又各走自己的路。人生毕竟有许多无奈、得失,我对自己说,童年的风筝已飞,何必还抓着这根线不放呢?向前看吧,那儿还有你人生的理想。是啊,往前走吧……

而在《今天是我的生日》中,她说:

成年了,想对自己说:

    日子已不准我们嘻嘻哈哈,一笑而过。好好对待自己的人生。

这两段文字,让我看见了属于她的美与光明的未来。

 

轻轻合上陆迎迎的文章,闭上眼睛,仿佛就能串连出一个人的成长印记。它是美好的,是真实的,是你的,也是我的。她的文字自然而真诚,可能一些文章还不能称之为“作品”,但我坚信,她迟早会走到这一步。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欣赏,或许已经能够发现这些文字的价值所在——我们听到了她的呼吸,看到了她的笑容,走进了她的边城,携着她的手一起感受生活,遥望未来。

写到此处,忽然发觉这与我以前给学生朋友们写评论时“正襟危坐”的文字大相径庭。总之,静静阅读陆迎迎的文字,会带给心灵许多感动。不论你是否已经拿起手中的笔,向大家描绘出属于你的那座边城——我真诚地祝福你能一直拥有它,在那里认真生活,满含期许。

幸福终将向你走来。

 

200996于家中

 

 

转载:陆迎迎的一篇日记

http://www.douban.com/note/39035605/

2009年7月16日

 我很想说:“老师,你真好!”
昨晚我看到这样一句话,大意是说:如果高中时的老师中没有一个老师是你的朋友的话,那你的高中是不完整的。
我的高中是完整的——虽有遗憾。
如朋友般的老师真的很好,在这我很想跟开开老师说:“老师,你是我的朋友!”
开开真的是一个不一样的老师,准确地说是一个不一样的人。
他是我见过的最真诚的老师。
最真诚的……


记得那天老师对我说:“我觉得你那天跟我说再见的时候,就像再也见不到了。”
不知道,今天,我走的时候老师会不会有这样想呢?嗯,有点悲伤。不过,我倒没有,因为我会回去看他的。老师压力很大,别人的欢乐暑假,他的一如既往的辛苦。但就像他对我的祝福一样,我也要跟他说:“你的辛苦付出会有回报的,会成为一个很棒的人!”

办公室出来以后,我在校园里一个人走了走。空荡荡的校园,几个工人在做维修。我顿时觉得整座校园都是我一个人的,一个人欣赏。大家在离别的时候伤心,我却感觉不到,因为当时他们还在身边;而当他们忘却离情别绪之时,我却觉得悲伤了,因为我已感觉他们不在。
当我走出校门的时候,我觉得这一次是真正的告别。
再见了,我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亲爱的校园!

 

  评论这张
 
阅读(310)|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