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记得我在去年给作协文学百校行《星空》文刊的卷首语中说,“我思索良久,却迟迟不敢下笔。兴奋与压抑的情绪交织于一处,就如同梵高笔下那一抹鲜亮刺目的色彩。”这种感觉,其实一直蔓延在心中,直到今天提笔为我的学生们的随笔选集写这篇序的时候,犹是如此。
高尔基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提出了“文学是人学”的观点,这就意味着文学是表现人生、观照情感的。而在当下有很多人,尤其是广大学生朋友,对这种文学的功能的认识似乎正趋于淡化,并存在一种于今后可能走向消解的危机。此中原因甚为复杂,我想,也不必多作解释了吧。只是在现实中,我们有些无奈地看到有很多同学没有兴趣或无法真正走进文学这个雄奇瑰丽而亲近人心的殿堂;与此同时,长期“闭门造车”的写作方式致使大部分同学的思维与情感陷于桎梏之中,以至于当有机会来抒发自己的真纯情感的时候,却突然感到了表达的艰辛。
谈到写作,我一直非常欣赏一句话——“我手写我心”,从某种角度而言,这或许是有点“超越现实”的说法,可它的的确确是写出好作品的至关重要的前提。记得在念大学时,一个好友曾向我推荐鲁迅先生翻译的日本文学评论家厨川白村所著的《苦闷的象征》,只是后来迟迟未能去看,但不知为何我会一直记得这个书名。对于“文学是苦闷的象征”,或许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解。在我看来,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经历着各种人和事,因而产生并积聚着各种丰沛的情感,如果无法将这些情感表达、排遣出来,长此以往便会是一种极大的苦闷,而文学可以是你情感最好的承载者。当你拿起了手中的笔,自由描绘出灵魂深处的召唤亦或心中轻盈的梦想,相信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是在此刻,而且会在你的生命历程中留下一份独特而珍贵的纪念。
我有幸在工作之始就邂逅了这群个性十足的正逢花样年华的同学们,他们用心观察生活、体验生命、纵驰遐想、认真思考,用对于写作的热情点亮了“我手写我心”这条布满荆棘而通向希望的前行之路。在这本随笔选集中,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评论,都是美与光明的存在。这些属于90后的或细腻或直率的情感表达,是真纯动人的天籁。虽然,也许很多文字还未达到精纯的境界,但我坚信这是一个充满希冀的开始,未来种种是不可限量的。
愿这本随笔选集中的每一位小作者能用心记住它,因为这是你们穿越了繁忙的高中时光而留下的一段珍贵宁谧的生活映证和纪念,希望你们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也能怀着“我手写我心”的真性情认真写作,品味生活。也愿每一位读着这本随笔选集的朋友能欣然拿起手中的笔,将一个非同凡响的你展现在文字和人生的舞台上。
戴文开
2009年6月写于金山中学
写给生如夏花的小作者们
——代后记
在一个内心有些闷热潮湿的午后,这本随笔选集终于定稿,准备付梓了。长久以来的心愿成为了现实,紧绷的神经交换了小小的快乐。想象着你们在阅读的时候,也会有着与我同样的心情吧。
不知不觉,又是一个夏天了。我们邂逅在一个夏天之末,又终要在一个夏天之初轻轻告别。这个充满着忧伤诗意的轮回,注定无法遁逃。
回想着与你们在一起的日子里的点点滴滴,从你们十六岁花季到十七岁雨季,就像是一篇回味无穷的小说,我们都是作者,同时也是作者笔下的主角,在相遇、相识、相知的岁月里彼此有欢笑也有误解,最终也许还不是最完美的,但正是因为这种不完美,我们才能记住和回想起这段时光,并且我们知道,大家都在悄无声息地成长着。
关于你们的文字,我会一直珍藏。因为我看见每一篇文字的背后,就是一朵在夏日绽放的小花,那是存于你们内心柔软之处的心灵之花,虽然只是小小的,但同样努力盛开着,将自己的美好与真纯的世界与我一起分享。
我觉得写作的最基本的价值所在是对于人生的一种纪念,而并非让人赞叹羡慕,或者成为作家什么的。我们是须要纪念一些人和事的,因为我们在某一时刻让自己的情愫拥抱了那里。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在忙碌中匆匆而过的,从学生时代,到工作直至老去。来不及停下脚步去回眸身后走过的爱恨喜悲,只是选择将原本真实自然的情感以一种隐忍的方式背负在身上,无法表达出来,成为了痛苦。所以,我希望你们今后的人生并不仅仅是这样忙碌乏味的,而是能够时常静下心来回忆品味你走过的路途,记录下那些让你感动感慨的心情,在心中留出一个纪念的空间,然后用真性情来面对每一天的生活,面对周围的人和事——他们也必将以相同的情感来待你,让你感到快乐与温暖。这样的人生是我们情感所追求的。丰富多彩,无怨无悔。
六月未央,似乎还有很多话想与你们说,却不知从何说起了。很多事情,与其轰轰烈烈求一个结局,不如就在平静中走开去罢。愿你们时常能翻看这本随笔选集,在这一段生如夏花的时光中淡淡微笑吧。
祝平安喜乐。
你们的朋友、老师:戴文开
2009年6月写于金山中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