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开开的博客

我们的相逢中,天意常在。

 
 
 

日志

 
 

致民乐中学文学社社长尤加明同学  

2009-05-13 16:22:19|  分类: 与学生的通信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加明:

    你好。

    很高兴你能信任我,把你心中对文学的看法和疑惑告诉了我。你在给我的来信中写了很多,这使我想起你在完成我的随笔写作网络调查问卷时也是非常认真详细地回答每一题,非常感谢你。

    至于你在信中提及的几个问题,我只能回答其中的一部分,且只能站在个人的认识角度上,作为你思辨时的一个参考。因为一些大的问题是需要大家一起参与讨论的,若我只是凭一己之言给大众所共有的事物下盖棺定论的话,那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相信这些你会理解。

    这次我想回答你的问题是“为了什么而写作”。我觉得回答这个问题着实复杂,就好比回答“人为什么要活着”一样。因为我认为对于精神、情感上的种种外显表现的探讨,不仅仅依靠体验者们只言片语的感性表述,也需要借助一些诸如心理学之类的精神研究理论来进行理性分析——而问题在于我对这些精神研究理论知之甚少,而对于自己写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的表述也可能不到位,所以只能略微谈上一些。

    如果我们把所有的能成文的文字表达界定为广义上的“写作”,那么我觉得,写作的类型可以分为三种:被动写作、主动写作与优化写作。被动写作,顾名思义,并非表达者出于主观意愿所进行的写作,比如学生的命题作文写作,又如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们需要写的大大小小的报告、总结,这种写作的价值从客观上来说并不很大,因为是“要我写”而非“我要写”,所以可以想象,当其被问到“你为了什么而写作”时那副无可奈何的表情了。

    与被动写作相对的是主动写作。这是出于写作者主观表达需要的写作。比如大多数青年朋友在博客或QQ空间上写的心情日记、随笔之类的文章。我想,人有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非生理特征是拥有各种丰沛的情感,喜、怒、哀、乐等等情感(或称情绪也可)的变化交换,构成了精彩的人生。但若这些情感仅仅是停驻在内心而无法将他们表达、排遣出来,对于很多人而言,长此以往便会是一种极大的苦闷,而写作是一种很好的情感载体,是表情达意的一种重要形式(这一点我在《星空》卷首语上也谈到过)。在由体悟感受到写作表达的长期循环的基础上,便会形成主动写作的机制。相比被动写作而言,这样的写作是有一定价值的——至少对写作者自身而言是有价值的,因为你记录下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我手写我心”是真正写好文章的第一步,所以,“为自己而写作”不会是一种烦恼。

    最后是优化写作,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这是以主动写作为基础的,因为不可否认的是,许多文学作品中总能找到创作者的真实情感。就拿小说来说,无论是有意还是无心,写作者或多或少会将自己的情感的经历与体验融于作品中某一个人物的身上,而细心的读者能够从中读到作者的影子(当然,优秀的小说家会极力将自己寄寓在作品中人物身上的情感隐藏起来,将自己置于一个较为客观的叙事者的立场上——关于这点以后有机会谈谈小说创作时会讲到,在此不多赘述了)。我想说,之所以将文学创作称为“优化写作”,是因为创作出来的作品的价值不仅仅停留在自我欣赏、满足的层面上,而是能够为读者所接受,并产生积极地持久地影响。这就如我在给孙嘉岐同学的信中所说的:“(作品)不仅仅是对自我情感那道风景的描绘,而且要让读者能从你的这道绵延的风景中携走一朵花或一片叶——比如在知识上的视界开拓,或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等等。”所以,我觉得,这种能对读者有所裨益的写作会对创作者本人带来幸福之感,故可称为“为幸福而写作”。事实上,除了文学史上那些流芳百世的能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与光明希冀的作家之外,我们还只是普通的写作者而已,不过我很高兴地看到作为高中学生的你们在文学创作的征途上不断前进,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文学世界的明天一定会很惊艳!

    我忽然又想到了你们高二第一学期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名为《爱因斯坦与艺术》的文章,赵鑫珊教授在其中这样写到:“对于爱因斯坦,文学艺术的作用决不仅仅是娱乐和消遣。他对艺术的执著追求,恰如他献身于物理学一样,乃是出于精神生命的需要,出于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出于一种‘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的必要性。”我引用这段话是想告诉你,对于热爱文学与写作的人而言,写作是精神生活的一种强烈需要,这种感觉会随着你我的年龄增长愈发显现出来(这是我的个人感受)。真心希望你能体会到,并能诠释出来。

    加明,以上说的这些不知你是否认同。可能我在表述自己的想法感受上不够清晰——我想,这大概就是人的精神与情感值得我们继续探索研究的原因所在吧。

 

祝:平安喜乐!

 

 

又及:抱歉,过了一周才给你回信,前一阶段忙于课题论文的写作,现在暂时告一段落,准备开始写小说。作为教师,在写作理论和创作之间游走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因为事实上写作者在写作时不会被那些创作理论所禁锢的。你觉得呢?

 

2009.1.28

  评论这张
 
阅读(142)|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