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开开的博客

我们的相逢中,天意常在。

 
 
 

日志

 
 

我们陪你一起含笑——读同济一附中戴㑇荌《伤口》有感  

2009-05-24 11:30:47|  分类: 与学生的通信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我们陪你一起含笑

读同济一附中戴㑇荌《伤口》有感

 

㑇荌:

你好。

也许是因为我们是同一个姓氏的关系,所以第一次在作协的邂逅,感觉彼此并不陌生。在聊天时我们有很多的话题,而在其中关于去年“5.12”大地震的属于你心中的那个故事,你也告诉了我。我想说,谢谢你对我的信任。这可以说是对一个老师的信任,也可以是对一个朋友的信任。总之,对你和你的故事的不断了解使我在阅读你的小说《伤口》时有了可能比别人更真切的感受。

我用心读完了全文,长长的文字里绵延着一道刻骨铭心而又淡淡的伤口。刻骨铭心是因为那些事真实地发生过,经过你用心用情的叙述,定格成为了一张张伤感的相片,读者如同真实可见,将自己的心怀沉浸其中,蔓延出许许多多条相同的伤口,让人难以忘怀。然而,你终不是希望那些经历过灾难的人和读者的心永远停滞在那个悲伤的时刻,诚如你在小说的后记中所言:“希望读者能记住小说中所传达的乐观精神,记住“涵潇”这个名字其中的一个寓意,笑对人生。不管未来有多渺茫,未来的路有多坎坷,我们活着的,就要好好活下去。”所以,我说这道伤口又是淡淡的——我们纪念它,然后在它的见证下,认真、勇敢、幸福地生活下去。我想,这才是这道伤口存在的意义吧。

我觉得你的这篇小说最大的特点是真情的流露。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已被深深感动了。也是因为题材的关系吧,所以,我认为真情的表达在此处是最为重要的。这里的情感并不像一些凭空想象出来的小说一般难以捉摸,需要读者自己费力地进行二次想象,而是发自内心本真的情感呼唤,是能够引起每个人的心念共鸣的最自然的情愫。文学作品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在于通过作品传达某种情感与精神,使阅读者在心智上产生共鸣和提升。而你在这篇小说中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我想,不仅是我,很多读过你这篇小说的朋友们大抵会给予相同的肯定吧。

当然,如果我们走出小说的情感中心,从小说写作本身来看待这篇作品,则发现还有一些可以提高改进之处。

1、你的这篇小说中有很多人物对话,我觉得在对话时应适当插入对于人物表情动作或心情的简写,以此来丰富你现有的较长的一段段纯粹的对话交流。纯粹的对话显得精炼,节奏感强,但问题在于我们要考虑人物在对话时的一种画面感,也许对于写作大家而言是可以通过对话本身展现这种画面感的,但我们普通写作者的水平还未及此境界。所以,我们应该适时加上一些人物表情动作或心情,使之画面感更为丰满生动。

2、有些情节中人物情感变化好像快了一点,处理时应在缓慢中改变,而不要“大悲大喜”,这样才更为真实。比如萧旻和雨菲找回在老槐树下惊魂未定的欣妍后,雨菲又失口说出了关于两家的秘密,在这一次惊吓一次沉默之后,欣妍竟很快调整了过来——“‘好吧,我有好长时间都没拿笔了,好想写点文字呀’欣妍伸了个懒腰。”这样的变化来得太快,有些突兀了,读者不能很好地接受。

3、在情节的处理上必须先服从合理性。比如萧旻和雨菲问欣妍如何遇到她继母时,她说“我在超市里撞见她”——欣妍为什么会去超市呢?按情理她应该回家见到她继母才对啊;又如在地震发生之后欣妍和萧旻被压在废墟之下,欣妍却很快就问“萧旻医生,午饭还在吗?”——在这样一个危急时刻,一个孩子一下子就能想到救命的食物,好像有些不合常情。

4、注意一些语言的规范性、协调性。例如“继母有提到你”中的“有+动词”的结构,这是港台口语的产物,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应改为“继母提到过你”;还有如“雨菲姐说午饭不准备准备了”,出现了两个“准备”,有些绕口,改成“雨菲姐说午饭不想准备了”就会好一些。

以上是我在阅读后发现的一些问题,仅供你参考。也许由于我们没有对这篇小说进行当面交流,所以我会有一些“误读”,若是这样,请你见谅,也希望下一次交流时能为我的“误读”来释疑,好吗?

㑇荌,从这篇《伤口》中我读到了你,一个文辞优美、情感细腻的女生。我也读到了一种生活,含笑面对明天。而很多个“我”组成了“我们”,就让我们陪你一起含笑,踏上明天的旅程吧。

 

祝平安喜乐。

 

2009.5.24

  评论这张
 
阅读(317)|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